第六百三十二章 章惇在广西_我在现代留过学
奇书网 > 我在现代留过学 > 第六百三十二章 章惇在广西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六百三十二章 章惇在广西

  元祐元年九月丁丑

  赵煦端坐在紫宸殿的御座上,看着来到他面前的张璪。

  “相公此去,河北之事,就尽托付相公矣!”赵煦闪着一双天真的眼睛,从御座上起身,对着张璪微微拱手一礼。

  张璪连忙持芴叩拜:“臣定不负陛下期望!”

  “嗯!”赵煦颔首道:“朕在汴京,期待卿在河北为国家再立新功!届时,朕将亲自置酒,为卿贺之!”

  张璪再拜,流着眼泪,泣道:“臣谨遵陛下德音,夙兴夜寐,不敢忘也!”

  张璪自与林希舞弊一案后,一直被乌鸦们集火,各种挑毛病,就差没有人去查他小时候尿床的事情了。

  尽管绫锦院出事给他分担了不少火力。

  但他也是没脸再留在汴京了。

  于是,上表请郡。

  赵煦和两宫,照例慰勉之。

  但张璪却‘去意已决’,连续上表、告罪,三表请辞之后,终于被批准。

  于是,九月已亥,尚书右丞、中书侍郎、通议大夫张璪罢,以资政殿学士出判真定府。

  旋即张璪的名字,从宫籍里去除。

  而真定府那边,也迅速派人入京,来迎接这位执政前去上任。

  今日,就是张璪陛辞日了。

  真定府派来迎接他的官员,再有两天就能抵达汴京。

  而张璪正好可以利用这段时间,收拾好行囊,然后就可以去真定那边当官了。

  不出意外的话,他大概是无法再被拜授执政了。

  毕竟,一朝天子一朝臣。

  赵煦自己有好多人要用,根本没有空间能给张璪安排。

  目送着张璪亦步亦趋的退出紫宸殿,赵煦回过头,看向帘中的两宫。

  “今日张相公出判真定,司马相公又在月初辞世……”赵煦悠悠一叹:“加上,去年出判苏州的韩相公,今年出镇广西的章相公……”

  “皇考所遗臣的辅政大臣,都堂之上已是寥寥无几矣!”

  两宫听着,只以为是赵煦在怀念先帝,也没有多想。

  向太后于是安慰道:“六哥,此番张相公出判真定,是为了保全他。”

  “强留在京城,才是害他!”

  “儿知道……”赵煦点头,眼中闪现一点泪花:“儿只是有些思念父皇了……”

  向太后叹息一声,道:“先帝神灵在天上,一定也在看着六哥……”

  太皇太后则道:“官家,待西贼退兵后,可去景灵宫中,瞻仰先帝御容画像,将西贼败军之事,上禀先帝,以慰先帝神灵……”

  “先帝在时,最挂记的就是平灭西贼了!”

  “嗯!”赵煦点点头,然后靠在坐褥上,忽然悠悠问道:“也不知章相公在广西如何了?”

  两宫听到这里,对视了一眼,不约而同的眯起了眼睛。

  因为章惇在京时,这孩子对其的态度,并不算热忱。

  就连召对都很少。

  所以,当初选章惇南征,两宫都没有反对。

  甚至,两宫都存着赶紧打发走这个王安石的亲信的心思,迅速的任命章惇出镇广西,主持南征。

  但后来发生的事情,却让两宫都很诧异。

  首先,章惇出镇广西,给的待遇很高。

  以资政殿学士,为广西经略安抚制置使、知桂州军州事兼广西管内劝农使、观察处置等使。

  这些都是宰相或者未来的宰相出镇才给的待遇和权力。

  几乎等于将广西军政大权,包括司法、刑狱、常平、人事、工程、军事全部委托给章惇。

  其职权堪比唐代的节度使了!

  章惇在广西,实际得到的权力,则比诏书上的文字还要高。

  其不止可以节制广西军政民事,还能节制广南东路、荆湖南路、江南西路的监当官。

  大宋三大场中的两个,直接成了南征大军的钱袋子。

  江淮六路发运司的漕船,日夜不停的向广西转运钱帛,在经济上支持战争。

  这种信任程度已经超过了当年范仲淹、韩琦在陕西时得到的信任与支持。

  南征胜利后,章惇所获得权力非但没有削减,反而增加了——从资政殿大学士,改为紫宸殿学士,超授正议大夫,以广西经略安抚制置使依旧兼管内劝农使、管内观察处置等使,同时再兼任安南宣抚使——直接将交州八州甚至是交趾的管辖、战和权力也交给了他。

  这几乎就是明示朝野——章惇,朕的人,乃社稷之臣,有宰相之姿!

  也是那个时候,两宫第一次认清了这个孩子——他是年纪小,但心思深,城府多啊!

  藏事情能藏到这個地步!

  在没有揭开答案前,谁能猜到,他对章惇竟信任、偏袒、爱护到这个地步?

  对此,向太后是欣喜——我的儿子,果然有出息!都能藏事,知道瞒人了!

  而太皇太后的内心则是五味杂陈,最后只能安慰自己——官家是孝顺的,也是爱护亲戚的。

  也是从那时候开始,太皇太后渐渐萌生了归政的意思。

  直到前不久终于想通,也下定了决心。

  体体面面的退场,总比被人逼着撤帘要好!

  所以……

  “六哥是想让章惇回朝拜相?”两宫在心里猜测着。

  ……

  广西,邕州。

  虽已是九月底。

  但,广西这边依然是温暖的十来度二十度,有时候天气好甚至还能有二十几度。

  所以,章惇依然是宽袍大袖一副潇洒的做派。

  “相公……”

  “这是刚刚熬出来的糖霜……”

  高遵惠捧着一个钵盂,献宝一样的来到他面前:“请相公品尝!”

  这位太皇太后的族叔,此时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神色。

  章惇接过钵盂,打开盖子,便看到了那钵盂中雪白细腻的糖霜。

  他轻轻一沾,然后放在嘴中品味起来。

  甘甜的糖霜,在口腔中被融化,多巴胺开始分泌,让他感到满足、幸福、安逸。

  “好糖!”

  “就这一钵盂糖霜,若在汴京,少说也能卖三五贯吧?”章惇笑眯眯的看向高遵惠:“公事这是要发大财了呀!”

  高遵惠嘿嘿一笑:“小本买卖,小本买卖,只是赖当今官家恩典,相公关照,勉强养家糊口罢了!”

  章惇听着,笑而不语。

  养家糊口?

  有你们这样养家糊口的吗?

  如今,那安南道八州的土司,都在大种特种甘蔗。

  那地方不缺牛,却极度缺铁器,尤其是合格的农具。

  广南西路的那几个铁监,现在就算是十二时辰连轴转,都赶不上交趾地区的铁器需求量,于是,大把人跑去广南东路订购铁器。

  广南东路新上任的转运使蒋之奇,因此吃到了一波天降的订单。

  也是因为这个事情,现在广州市舶司的船,越来越频繁的往来于交州诸州与广西之间。

  章惇因此打算在交州之地,选一个优良深水的地方,营造为港口,既作为大食、天竺、三佛齐等地海商往来歇脚、避风之地。

  也可以加强与广南东路的商业往来。

  “公事特意从顺安州来邕州,总不会只是带点糖霜来给本官吃吧?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srimt.org。奇书网手机版:https://m.srimt.org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